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巴望已久渝味无穷(35)——重庆大足石刻(十)

2022-11-05 21:41:41 1845

摘要:接下来的石刻是从世俗题材反映禅修境界的《牧牛图》。这龛“牧牛图”全长约三十米,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。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(杨杰)《证道牧牛颂》而打刻,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。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,牧人代表修行者...

接下来的石刻是从世俗题材反映禅修境界的《牧牛图》。这龛“牧牛图”全长约三十米,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。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(杨杰)《证道牧牛颂》而打刻,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。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,牧人代表修行者,牛代表修行者的心,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,悟禅入门的过程。第一组“未牧”。佛家认为,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,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,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,就像没有涵养的人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,无法自控一样。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冲出栅栏,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奔,后面的牧人双手紧拽缰绳,正使劲地把它往回拉。
第二组“初调”。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,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,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。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,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。

接下来是“驯服”与“无碍”并列。两个年轻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,正亲密地攀肩说着悄悄话。左边的牧人说得滔滔不绝,舌头都顶出来了。右边的牧人听得喜笑颜开,眼睛笑成豌豆角,嘴也笑得合不拢了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?大家请看,左边的牛也悄悄地凑过来,竖着耳朵,瞪大眼睛,正在偷听哥俩儿的秘密。这个造型极为生动,所以很多游客看到这里,都会笑着说:平常大伙儿说的“吹牛”恐怕就是从这儿“吹”出来的吧!右边的牛好像对主人的秘密并不感兴趣,它安静地跪在一旁饮水。在这里,牧人和牛的关系显得轻松、和谐。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,但已经不用太去在意自己的牛了。这说明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无拘无碍的程度,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。

这一组是“任运”。一头牛悠闲站立正欲饮水,牧人面带微笑,左手挽绳右手指碑。碑上刻:牛鼻牵空鼻无绳,水草由来性自任,涧下岩前无定上,朝昏不免要人寻。比喻此时已无需清规戒律来时时约束,但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扰,而失去了驯服无碍的心性。

接下来是“相忘”与“独照”并列。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横笛独奏。笛声悠扬动听,连天上飞过的仙鹤也为之却步。旁边年青的牧人听得如痴如醉,正偏着脑袋为老牧人击拍而歌。如此优美的笛声却没有使旁边的牛受到干扰,它依然悠闲地舔着蹄。牛的鼻绳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,而是随意地绕在牛脖子上了。老牧人的牛更是连鼻绳也解除了,它正在一旁仰颈畅饮山泉。这说明人的心性已不再执着于外界的诱惑而显得纯净自乐。但牛在饮水就表明它对外界还有需求。对外界还有所求,烦恼就不能净绝,所以还需继续修炼。

最后一组是“双忘”。牛不吃不喝温顺而卧。牧人怡然自得,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畅然酣睡。树上一只调皮的小猴倒悬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。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扰和红尘的诱惑,这一切对牧人不再起作用,说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体澄静。到了这种境界,即使出入红尘凡世也无所谓,因为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、清净自由,外界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了。

接下来,我走进了最后一座洞窟—圆觉洞,这是卧在圆觉洞门口的巨型看门石狮子。

圆觉洞是宝顶山摩崖造像石窟的最后一个石窟。因为圆觉洞的存在,也将宝顶山的造像艺术推向了高峰,使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更加完整。
走进洞窟,一下就把目光落在了跪于身前的菩萨身上,此时,感觉他们似乎在一问一答,这也是圆觉洞造像的点睛之笔。

窟内正中端坐三身佛,居中者毗卢遮那佛(法身佛大日如来)左尊为报身佛卢舍那佛,右尊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。左尊左边一拱手方冠者疑为柳本尊,右尊右边一比丘疑为赵智凤左右壁凿刻十二圆觉菩萨,毗卢遮那佛面前一跪地菩萨为十二圆觉之化身,代表各菩萨依次向佛问法。给人的感觉时刻都是讨论辩法进行时,仿佛瞬间盘活了整个圆觉洞,十分生动。

走进圆觉洞的感觉就是有点神秘。因为光线昏暗,造像也没怎么看清,拍摄下来倒能看的清楚一些了。

这里需要静下心来,聆听着洞内滴水的声音,屡屡微光通过上方的孔洞射入洞内,让洞内的造像也显得更加庄严。

通过蹭听导游讲解,才知道圆觉洞有三绝:自然采光,排水,还有衣服的雕刻。

当时在洞内看不清衣服的雕刻,现在通过拍摄的图片才能仔细看,衣服的雕刻确实非同一般。

要不是相机采用高ISO拍摄,压根就没法看到这些雕刻精美的佛像。

这些照片基本是采取盲拍的方式拍摄的,因为洞内光线太暗,根本就看不清楚。

只有这几座佛像有点自然光线。真不知当初工匠们雕刻时是如何照明的。

出圆觉洞,不远处就是正觉像。这尊造像手结外缚印,头上有“平顶金刚印”,据考证,是赵智凤的老师柳本尊的成佛像。在佛头顶的两道毫光之间,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。

继续前行,就来到了宝顶山摩崖造像群的始端。在正觉像之右,有一通碑,名为《重修宝顶山寿圣寺碑记》。碑上追叙了大佛湾石刻的来历,简介了赵智凤的生平事迹。

这里有摩崖石刻大字“宝顶”,“宝顶”二字由清代知县王德嘉书写。下面有一面碑刻和“福寿”两个大字。右边有两尊塑像。

这里既没有鼎,也没有香炉,只有“香焚宝鼎”是个大字刻在了崖壁上。想必,这里就是朝拜人们的焚香之处吧?

走出宝顶山摩崖造像群,出大佛湾,旁边有座圣寿寺,因为时间关系,只是匆匆一过,未能入内。

我一天,还你千年,一天行游大足,如同穿越了千年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( 微信:bisheco )删除!
友情链接
币圈社群欧易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