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老照片背后的“桑都记忆”:在陈毅元帅的关怀下,四川乐至有了第一家“冒烟”企业

2022-09-22 19:01:12 1881

摘要:吴镇国老人在家翻看相册里的老照片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在四川乐至90岁老人吴镇国的相册里,存着许多黑白老照片。放在相册第一页第一张的,是一张合照。这是1959年,陈毅元帅回乡到红旗丝厂视察后留下的纪念。红旗丝厂,是1958年在陈毅元帅亲自关怀...

吴镇国老人在家翻看相册里的老照片

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

在四川乐至90岁老人吴镇国的相册里,存着许多黑白老照片。放在相册第一页第一张的,是一张合照。

这是1959年,陈毅元帅回乡到红旗丝厂视察后留下的纪念。红旗丝厂,是1958年在陈毅元帅亲自关怀下建立起来的乐至第一家现代工业企业,更是陈毅元帅当年支持家乡要有一家“冒烟”企业的历史见证。

尽管已经过去60多年,时间模糊了太多的人生往事,可这段陈毅元帅与红旗丝厂的故事,却一直鲜活地存在老“红旗”人吴镇国的记忆里。

明年,就是陈毅元帅120周年诞辰。这段陈毅元帅给家乡留下的“1958记忆”,随着这张老照片,也被慢慢唤醒。

1959年,陈毅元帅视察红旗丝厂后留下的合照(第一排左二为陈毅元帅、左三为吴镇国)

关怀/

以红旗为名 偏僻之地建起第一个“冒烟”企业

虽已90高龄,吴镇国身体还算硬朗。每当谈到红旗丝厂和陈毅元帅,吴镇国就十分激动,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。

“可以说,没有陈毅元帅,就没有红旗丝厂!”

乐至被称为“帅乡”,也被叫做“桑城”。前者是因为陈毅故里,后者则是因为乐至兴盛的蚕桑产业。乐至有着上千年的种桑养蚕历史,自隋唐起便有“栽桑养蚕”的记录,是为“蜀绣”提供原材料的基地。

“以前,乐至县很穷。为了发展经济,1955年,县上就发出了‘大力发展蚕桑生产’的号召。”彼时,吴镇国还是县政府人事科科长,他说,育桑任务下达后,全县一下种桑养蚕风起,为乐至兴办丝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想要办丝厂,缫丝需要大量用水。可乐至位于沱江和涪江分水岭,整个县城都缺水,只有在中天镇,有一条阳化河经过。但中天镇独处偏僻,没有市场等相关配套资源。“那个时候遂宁丝绸厂都是建在城里的,所以乐至要在中天镇建丝厂很困难。”吴镇国说,多亏了当时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,关怀家乡,支持家乡要有一家“冒烟”企业。

“我也是后来听陈元帅的夫人张茜说,陈元帅感慨家乡很穷,希望能让家乡发展起来。”正是在陈毅元帅的亲自关怀下,在偏僻之地乐至县井市村办丝厂的计划,被列为了国家新建项目。

1958年8月,红旗丝厂在中天镇井市村的铁佛寺下破土动工,正式建厂,乐至县第一家现代工业企业由此诞生。

1958年建的蚕茧原料仓库,现为智能选茧车间

为了协助建厂生产,吴镇国便留在了红旗丝厂。1959年,在陈毅元帅的帮助下,丝厂引进了5台世界最先进的TC多摩式自动缫丝机。虽然如此,吴镇国说,由于设备不配套和技术力量薄弱,丝厂在投产初期,也走过一段艰苦的路程。没有煮茧机就用大铁锅来煮,没有返丝机,就用木板把大铁锅盖严,用白铁皮卷代替蒸汽管,然后烧火生气返丝。

为了改善这一情况,1959年,已经是丝厂党委书记的吴镇国派出工人去其他厂参观学习,画回了机器图纸,自制了返丝机。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,红旗丝厂制造的生丝质量得到改善,并能够生产出符合外贸出口的2A级生丝。

老“红旗”人在丝厂的合影。(第一排左二为吴镇国)

视察/

一张合照后 红旗生丝扬名海外

“后来,陈元帅到我们厂视察,我就是这么给他汇报的。”1959年11月的一天,红旗丝厂来了位重要的客人,这位客人便是陈毅元帅。作为丝厂党委书记的吴镇国,负责全程接待。“这是陈元帅时隔30多年后,第二次回乡,就来的红旗丝厂视察。”

回忆起这一段故事,吴镇国至今还忘不了当时激动的心情。“我早早地就在脑海里想好了台词,见到陈元帅要说什么。结果一握手,什么都忘了,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。”

还是陈毅元帅最先化解尴尬,提出到办公室听汇报。“我这才连忙说,请领导去办公室休息。”

“你们了不起,在乐至这块石骨地上砌起第一个‘高烟囱’,真是伟大的创举!”吴镇国还记得,在听取了汇报后,陈元帅很高兴,还说:“丝厂的建设对国家、对县上、对农民都有益,好得很,好得很。”

随后,陈元帅在视察丝厂的时候,再次对吴镇国说道,“你们搞得很好,我是搞外交的,我们国家现在主要出口就是花生和丝绸,希望你们多生产点出口丝。”

在吴镇国的印象里,陈毅元帅投身革命,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,应该是个比较威严的领导人。“但陈元帅非常的平易近人,走的时候还说谢谢。”

1958年建厂时职工临时宿舍,现为车间办公室

临走前,陈毅元帅提议照张照片。

陈毅元帅一身灯芯绒西装,一顶毛线帽,拿着一根手杖,身材高大。吴镇国就挨着陈元帅,旁边还有陪同前来的省、市、县相关领导,大家站在红旗丝厂大门前,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。

当天晚上,吴镇国便召开全厂职工大会,告诉大家陈元帅来了,并把陈副总理对家乡的期盼传达给了职工们。“大家一听原来是陈元帅来了,都激动得很。”

吴镇国说,自此之后,职工们情绪很高,厂里面开展缫丝比武大赛,组与组比、个人与个人比,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提高不少,产量、质量也迅速上升。60年代初,红旗丝厂当年便缫丝35.54吨,其中5A级以上高品位生丝5批出口,乐至红旗丝厂的产品首次跻身国际市场。

“只要打上乐至梅花丝的招牌,拿到重庆去出口,都不用二次检验就过关,基本没有返回厂里来。”吴镇国说,60年代,红旗丝厂达到了第一个顶峰,红旗生丝扬名海外,乐至县的蚕桑产业也迅速发展。

遗憾的是,吴镇国没能陪红旗丝厂继续走下去,1966年,吴镇国便调到了县劳动局。

1958年建厂初期,红旗丝厂工人们自制的返丝机,现被封存

传承/

打造“中国桑都”重温1958记忆

过后的50多年里,红旗丝厂的成长又经历坎坷而漫长的岁月。70年代的社会动荡,80年代的“蚕茧大战”,21世纪初的企业改制,都给红旗丝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。

但红旗丝厂都顽强地活了下来,还曾在90年代再次达到了顶峰。1990年,红旗丝厂生产的J10梅花牌白厂丝被评为部优产品,并首创工业总产值3564万元,税利总额突破千万元大关,跻身于四川省“百家企业”之列。经济、社会效益再破新纪元。

“丝二代”江红至今还记得90年代的辉煌。“天天都很忙,最忙的时候三班倒,工人们一直不断在生产。”江红说,那个时候,丝厂生产的生丝供不应求,订单都是排着队,很多想买红旗丝厂的丝都买不到。

2003年10月,企业改制后,红旗丝厂更名为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。虽然变成了民营企业,但红旗丝厂的光亮始终影响着一代代“红旗”人。传承元帅精神、专注丝绸产业也成了每一个“红旗”人肩上的责任。

2003年企业改制后,红旗丝厂更名为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

带着这样的责任,红旗公司始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,想方设法不断提升种桑养蚕的新技能,在产业集中的镇村建设园区,改良桑树,推广“小蚕共育”等先进技能。

近年来,乐至县着力打造“中国桑都”品牌,做大做强“桑产业”、做深做厚“桑文化”。“乐至蚕桑业有上千年的发展史,‘桑城’、‘桑乐至’曾享誉全国。”乐至县蚕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经过多年的发展,乐至从种桑养蚕、缫丝织布,到桑叶茶、桑葚酒、蚕丝被,再到桑园游览,已经拥有蚕桑业发展的完整体系。

如今,乐至正按照“一园两带三基地”的规划高标准建设蚕桑基地,全力推进蚕桑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乐至也在“解锁”与桑有关的体验式旅游。

现在,红旗丝厂里的缫丝车间,已换上全新机器

因红旗丝厂与陈毅元帅的渊源,乐至提出将红旗公司的老厂房打造成工业旅游目的地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红旗公司正在积极筹备,打造“桑都记忆1958”文创园。

“红旗丝厂是在陈毅元帅亲自关怀下建立的乐至第一家现代工厂,至今仍保留着从大跃进、文革到改革开放各个时期60年的演进痕迹,且仍在生产,是一个现存的活态缫丝博物馆。”现任红旗公司总经理谯武说,1958年,不仅是全体“红旗”人的记忆,更是陈毅元帅留给家乡“桑都”乐至的记忆。

如今,在中天镇的红旗老厂房,新的机器换了一批又一批。但1958年以来的老机器,还静静地留在那里,已经斑驳。

就像那段记忆,虽蒙尘于岁月,却从未被遗忘。
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( 微信:bisheco )删除!

相关推荐

友情链接
币圈社群欧易官网